<sup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sup><rt id="oq0i2"><optgroup id="oq0i2"></optgroup></rt>
<acronym id="oq0i2"></acronym><acronym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acronym>
<acronym id="oq0i2"></acronym>
  
中文版  |  蒙文版
當前位置:首頁>政策文件
日期:2023-10-16 19:13  來源:臨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錄入:web  
    
臨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臨河區關于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臨政辦發〔2023〕59號

各鄉鎮、農場,區直各有關單位:

《臨河區關于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實施方案》已經第二十二次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臨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10月16日

 

 

 

臨河區關于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

工程的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好、推進好、落實好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做法,以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環境持續改善為核心,以治理好農村千家萬戶的“關鍵小事”為切入口,推動臨河區農村環境質量持續向好,農業質效梯次提升,農民生活富裕富足,結合臨河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特別是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論述,以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以打造“清凈整潔、精細秀美”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重點突出、分類推進,整合資源、強化措施,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為全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謀好篇。

二、總體目標

2025年,全區打造10個人居環境示范村、100個人居環境引領村、1000個人居環境整治重點組。實現人居環境整治全覆蓋,分類推進一村一品、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產業迭代升級、美麗庭院建設等,系統推進“廁所革命”、農村污水治理、生態建設等,形成村點出彩、沿線美麗、面上潔凈的美麗鄉村新格局,進一步提升農民生活和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助力臨河區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

三、基本原則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整治環境“臟亂差”為先手棋,全面推進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全力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開展“無廢鄉村”建設,實施生態修復,把“生態優勢”變成“民生福利”。

——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結合臨河區發展現狀、財政承受能力、農民接受程度,構建以縣域和美鄉村建設規劃為龍頭,村莊布局規劃、中心村建設規劃、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規劃、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為基礎的“1+4”縣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體系。

——堅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從花錢少、見效快的農村垃圾集中處理、村莊環境清潔衛生入手,到改水改廁、村道硬化、綠化亮化,再到產業培育、公共服務完善、數字化改革,先易后難、層層遞進。

——堅持黨政主導、農民主體。堅持政府投入引導、農村集體和農民投入相結合、社會力量積極支持的機制。構建黨政主導、各方協同、分級負責、“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工作格局。

    ——堅持由表及里、塑形鑄魂。推動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硬件與軟件相結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法治教育,完善村規民約,持續推動移風易俗,著力打造鄉村網絡文化活力高地。

四、主要任務

(一)切實抓好“千萬工程”的學習宣傳

一是抓好學習培訓。各級黨組織要緊密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面向全區黨員干部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廣覆蓋的培訓,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千萬工程”典型經驗和工作啟示。全區各部門要將“千萬工程”列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的重點內容進行專題研討。區委黨校要將“千萬工程”作為教育培訓的必修課,分批次開辦專題課程進行集中培訓。

責任部門:區直各部門、各鄉鎮、農場

二是切實宣傳到位。全區各部門、各單位要迅速行動,將“千萬工程”的經驗啟示等傳達下去,確保全區黨員干部群眾受啟發、有干勁。要結合臨河區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各項任務,根據各自工作實際,學深學透、用好用活“千萬工程”經驗,推動我區農村實現主導產業興旺發達、主體風貌美麗宜居、主題文化繁榮興盛。

牽頭部門:區委宣傳部

責任部門:區直各部門、各鄉鎮、農場

三是開展調查研究。全區科級以上干部要學好練精調查研究基本功,深入鄉鎮、農場開展專題調研,及時了解鄉鎮、農場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啟示的實際情況,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進鄉村振興、增進民生福祉等改革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具體意見,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不斷解難題、破瓶頸,推動高質量發展。

責任部門:區直各部門、各鄉鎮、農場

四是注重新聞宣傳。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推廣宣傳“千萬工程”成果成效和經驗啟示。新聞記者要深入一線,發現、總結、宣傳來自基層、群眾生動鮮活的報道。積極評選先進典型的美麗庭院,通過各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創新做法,及時宣傳“千萬工程”典型經驗啟示學習推進過程中的新成效新進展。

牽頭部門:區委宣傳部

責任部門:區直各部門、各鄉鎮、農場

五是強化優劣評比。大力推行“紅黑榜”制度,各鄉鎮、農場積極評選“千萬工程”示范村、示范戶,并通過設立“紅榜”、大喇叭等方式大力宣傳;對于環境衛生差、屢教不改的村,設立“黑榜”進行公示,定期上門督導,充分調動各村、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牽頭部門:區委宣傳部

責任部門:區直各部門、各鄉鎮、農場

(二)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一是完善農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大力激發農民主體作用,推行“戶投放、村收集、鎮處理”模式,根據村莊布局,先期在八一鄉和狼山農場建設10試點村、分場,實現農村垃圾收集設施全覆蓋。進一步完善垃圾處置體系建設,2023年在狼山鎮、城關鎮等地建設5個垃圾焚燒爐,到2025年,所有鄉鎮、農場建設有垃圾焚燒爐等處理設備。因地制宜推行農村垃圾源頭減量模式,在狼山鎮愛豐村、干召廟鎮農光村等養殖較發達的村開展綜合處理可還田生活垃圾與畜禽糞污試點,發展生物質能源。同時,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垃圾轉運體系建設,多渠引水,多元投資,逐步建立穩定高效的農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力爭到2030年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更加完善,實現90%以上生活垃圾得到治理。

牽頭部門:住建局

責任部門:生態環境分局、農牧局、鄉村振興局、愛衛辦、各鄉鎮、農場

二是深化“廁所革命”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充分借鑒“千萬工程”經驗,以解決好群眾關心關注的小事,引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走向深入。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堅持“改廁為民”,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政府出資與農民出資出勞同發力,調動農民積極性。統籌推進農村改廁、生活污水治理、農村危房改造等“一體化”推進,2023年危房改造農戶全部安裝水沖戶廁。系統推進“污水革命”,統籌城鄉建設規劃管理,協調排水排污等基礎設施配置,加快地處近郊區的村莊與城鎮排水、排污體系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根據村集體經濟情況、集中程度、農村周邊環境等實際情況,在人口密集的地區推行鋪設排污管道集中收集處理,其他地區利用吸污車將農戶污水集中轉運至污水區域處理中心集中處理。優先治理水源保護區、黑臭水體集中區域、鄉鎮政府所在地、中心村、城鄉結合部、旅游風景區等6類區域,因地制宜開展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規范設施建設與運維,鼓勵第三方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點工作,完成建制村環境整治任務。2023年建設2個集鎮污水站、10個小型污水處理設施,購置22臺吸污車輛面向農戶開展服務。

牽頭部門:鄉村振興局(廁所革命)、區生態環境分局(污水處理)

責任部門:農牧局、各鄉鎮、農場、市政公司

三是持續提升鄉村建設風貌。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不搞“一刀切”。強化鄉村建筑特色,各鄉鎮、農場及自然資源等部門,要根據自然地理和社會文化環境,編制具有當地特色的《村民住宅建筑參考圖集》,提出結合地域氣候的建筑規劃選址、平面布局、色彩裝飾、構造、材料選擇指導意見,加強對民居的規劃管理和控制,力爭用3到5年時間,推進農村民居特色化改造。開展美麗庭院建設,統籌考慮各村地理位置、基礎條件、文化特色等,指導農戶爭創美麗庭院。同時,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培育發展一批示范帶動強的庭院經濟經營戶,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大力推進國土綠化行動,繼續實施好三北防護林六期、天然林資源保護、低質低效林改造等重點生態項目,加快宜林荒地綠化和治理,實施好農田防護林建設,2025年全區可造林面積實現造林全覆蓋,森林覆蓋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一個百分點。

牽頭部門:自然資源分局

責任部門:住建局、林草分局、農牧局、鄉村振興局、各鄉鎮、農場

(三)加快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推進傳統產業迭代升級。緊抓建設巴彥淖爾國家農高區有利契機,著力推進小麥和肉羊主導產業發展。擴大精品河套小麥種植面積,提高示范帶動作用,在新華鎮、狼山鎮、干召廟鎮等鄉鎮打造萬畝小麥集中連片示范基地,到2025年小麥種植面積穩定在20萬畝。堅持建管并重、良性運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利用評價,新建區重點加強農田基礎建設,同時,在改造提升區重點補齊旱澇保收短板,確保建設成效。健全管護機制,明確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責任和管護經費,加強建后管護工作的督查指導和監測評價,強化信息管理,確保各類工程設施良性運行,長久發揮效益。到2025年建成大破大立高標準農田140萬畝以上。穩定增加基礎母羊數量,依托肉羊養殖及產業化類等項目,優先扶持規模養殖場,鼓勵養殖場和養殖戶開展自繁自育,到2025年,基礎母羊存欄量達100萬只,肉羊飼養量穩定在600萬只左右。引導農戶及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土地流轉和規?;r業生產,到2025年全區土地集中流轉面積達到100萬畝以上。加大農業科研投入,建設一批產業研發和示范基地。引導養殖畜牧與糧食、特色農產品種植業協調發展,大力推廣“秸稈-畜禽-有機肥-蔬、糧”等畜牧生態循環模式。建立河套產品全程質量標準體系,引導企業、合作組織按照標準組織生產、加工和銷售,加快實現農牧業生產由總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以品牌為核心的發展策略,弘揚“工匠精神”,強化質量標準化建設,積極應用新技術、新標準、新設備、新工藝,改造提升品牌產品檔次。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著力提高“兩品一標”認證工作質量,到2025年“兩品一標”認證產品達90個。

牽頭部門:農牧局

責任部門:科技局、市場監管局、各鄉鎮、農場

二是推進特色產業發展。按照“綠色、生態、特色、精品”的發展思路,建設一批特色高效蔬菜種植基地,精選一批基礎條件好的鄉鎮,建設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和蔬菜標準園,擴大設施蔬菜面積。大力發展辣椒產業,逐步適度擴大種植面積,2025年辣椒產業發展到40萬畝;開展“臨河辣椒”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申報工作,力爭兩年內認證通過;規劃建設集市場交易、倉儲、保鮮、冷藏、物流、初深加工等為一體的西北和華北地區最大的辣椒加工物流產業園區、綜合交易市場,真正把小辣椒做成大產業。推進甜糯玉米產業,結合各村組種植結構布局,依托重點龍頭企業,推動鮮食玉米訂單種植模式,到2025年,各鄉鎮規劃2-3個鮮食玉米種植示范園區,全區種植面積達3萬畝以上,各鄉鎮引進鮮食玉米加工企業2家以上。推進數字農業發展,依托瘤胃膠囊技術,示范聯動現代畜牧業上下游“數智化”發展,建設數字畜牧業全產業鏈技術輸出基地。

牽頭部門:農牧局

責任部門:工信局、科技局、商務局、各鄉鎮、農場

三是推進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因勢利導挖掘不同村鎮的農耕文化和傳統民俗等優勢,推進特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開發農業生態休閑功能,拓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渠道。實施好黃河流域臨河段國土綠化行動,打造沿黃生態廊道。建設永濟渠生態農旅景觀帶,利用好永濟渠濱水休閑廊道、青春湖、鏡湖等資源,重點打造一批特色村鎮、生態園區、主題公園等多功能農業綜合體。依托狼山富強、干召民主、雙河進步、八一聯豐、圖克東興等鄉村資源,重點在文化遺產、修學研習、養生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進行創意開發,引導村企農三方合作,大力發展休閑觀光游、農耕體驗游、鄉土文化游等新業態,打造一批美食村、藝術村、養生村、休閑村等特色村,構建特色鄉村旅游帶,在休閑和農耕體驗中傳播中華傳統農耕文化。

牽頭部門:文旅局

責任部門:農牧局、教育局、鄉村振興局、發改委、各鄉鎮、農場

四是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完善提升工程。全面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力爭2024年底前實現所有自然村組通水泥路。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加快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加快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補齊農村通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在示范村和引領村,因地制宜配套“8+4”公共服務設施(綜合公共服務平臺、衛生室、便民超市、農家書屋、文體活動場所、垃圾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公廁、幼兒園、金融網點、公交站、物流網點)。

牽頭部門:住建局

責任部門:交通局、生態環境分局、臨河供電、水利局、商務局、教育局、林草分局、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

(四)繁榮興盛鄉村文化

一是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主題宣傳教育,充分發揮“黃河金岸·魅力臨河”等公眾號作用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強化農村宣傳教育功能,建設精神文明和諧村組,發展各具特色的村組文化,創新和發展鄉賢文化,建立村民互動交流平臺,正確引導村民評議,形成健康向上、開放包容、創新進取的社會風尚,增強農村居民對集體的歸屬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按照“十有五到位”建設標準,年內建成鄉鎮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示范所3個、村級示范站27個。適應互聯網快速發展形勢,建立常態化鄉村網絡輿情分析、風險評估與引導機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網絡宣傳、網絡文化、網絡服務中,做好重大信息網上發布,回應網民關切,形成良好的網上輿論環境。

牽頭部門:區委宣傳部

責任部門:區委組織部、教育局、各鄉鎮、農場

二是弘揚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挖掘農村傳統道德教育資源,倡導文明禮貌、誠信守法、敬老愛幼、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等社會公德。結合發展鄉土特色產業,支持河套面塑、泥塑等制作技藝傳承發展,促進傳統工藝產業化。從政策、資金、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支持地方戲曲的傳承和發展。依托河套非遺小鎮,集中宣傳、展示、體驗河套非遺文化。開展臨河傳統美術、戲曲、音樂進校園活動。挖掘和保護臨河區鄉村民俗文化資源,探索建立數字影像館。對鄉村傳統工藝產業項目予以重點支持,培育具有臨河特色和品牌價值的傳統工藝產品。整理和挖掘臨河飲食禮儀和文化,通過“舌尖上的臨河”等形式傳播豬肉燴酸菜、燜面、燉羊肉等臨河特色美食,提升鄉土文化內涵,傳承鄉情鄉味。

牽頭部門:文旅局

責任部門:市場監管局、教育局、各鄉鎮、農場

三是推進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加強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開展城鄉文化結對幫扶,加大對鄉村社區文藝骨干的培訓力度。健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式,提供“菜單式”“訂單式”服務,探索建設公共文化服務云平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化,優化農村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整合文化信息資源,加強農家書屋、科普惠農服務站等建設,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建立穩定規范的財政投入機制,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的發展格局。實施農村文化廣場提升工程,形成結對共建體系,整合吸納各類文化資源向農村文化廣場集聚,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組織引導農村開展匯演、農民運動會等各類活動,舉辦農民豐收節和秋季文化物資交流會,打造臨河版“村超”“村BA”“村錦賽”等活動,促進農民群眾就近參與群眾性文化活動。

牽頭部門:文旅局

責任部門:區委宣傳部、教育局、農牧局、財政局、各鄉鎮、農場

(五)強化鄉村人才支撐

一是著力培育高素質農民。創新完善與高素質農民培育相銜接的培訓體系、評價管理和扶持措施。以鄉村產業發展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需求為導向,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為重點,促進培訓資源整合優化,建立區、鄉、村三級培訓體系,按主導和優勢特色產業建立培育對象庫,分類型、分階段、多渠道對高素質農民開展針對性培訓,培育鄉村“金藍領”高素質農民。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高素質農民“兩新”并行、“兩新”融合、一體化發展,立足產業發展,以技術和“田管”為主線開展從種到收技術培訓,以成本和效益為主線開展從生產決策到產品銷售經營培訓,大力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完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輪訓任務。開展綜合性社會化服務,促進典型示范、技術推廣與技能培訓有機結合,激勵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參與高素質農民培訓服務指導。

牽頭部門:農牧局

責任部門:科技局、各鄉鎮、農場

二是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實施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培養工程,建立健全激勵與使用體系,激發農村專業人才活力。根據全區農業結構調整的需要,開展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競聘上崗,重點配置適應特色作物技術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需求的專業技術人員。依托國家農高區建設,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支持聯合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試驗示范基地,促進聯合研發團隊建設。探索建立各級黨政領導聯系人才和跟蹤服務制度。提高農村專業人才政治地位,重點把思想好、貢獻大的優秀人才吸收為中共黨員,對有突出貢獻的專業人才,在推薦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候選人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支持農村優秀人才參政議政。

牽頭部門:區委組織部

責任部門:科技局、農牧局、人社局

三是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鼓勵社會資本發展現代種業、加工物流業、生產性服務業,以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美麗鄉村、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創新示范基地等鄉村振興主要平臺建設。引導建立聯農帶農機制,探索推廣“保底+分紅”等模式,多途徑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完善和落實融資貸款、配套設施建設、稅費減免、用地用電等扶持政策。發展適合農村婦女特點的電子商務、庭院經濟、林下經濟、農家樂旅游、手工藝品制作等產業,支持農村婦女致富帶頭人成立專業合作社,發展特色產業。加大返鄉創業支持力度,鼓勵和引導臨河區籍外出能人、大中專畢業生等各類主體返鄉創業,為臨河區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牽頭部門:區委統戰部

責任部門:投促中心、農牧局、林草分局、商務局、稅務局、政務服務局、自然資源分局、農墾供電分局、團委、婦聯

(六)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一是多渠道共建和美村莊。堅持系統治理,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的治理模式,以人居環境整治為重要切入點,通過創建干凈、整潔、宜居環境,增強群眾參與的舒適感、認同感、成就感,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共建和美村莊。支持農民參與村集體經濟組織、鄉村振興等項目的建設、運行、管理,以勞務發包方式分包給項目所在地村集體組織或合作社,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

牽頭部門:各鄉鎮、農場

責任部門:農牧局、林草分局、鄉村振興局、人社局

二是樹立鄉村文明新風。創建10個移風易俗試點村,用好村規民約、積分制、紅黑榜等移風易俗治理方式,整治濫辦酒席、天價彩禮、家庭暴力、侵犯婦女合法權益、涉黑涉惡等不良現象。黨員干部簽訂承諾書,帶頭守諾踐諾。全區評選農村文化示范戶10戶,參與自治區文化示范戶評比。

牽頭部門:區委宣傳部

責任部門:區委組織部、宣傳部、文旅局、教育局、各鄉鎮、農場

三是完善矛盾化解機制。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用好各類村級議事協商平臺,參與村公共事務管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反饋群眾意見建議。以村黨支部為樞紐,銜接司法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司法力量,發揮法治作用。探索建立“互聯網+網格管理”服務模式,及時協調解決農牧民利益訴求。

牽頭部門:司法局

責任部門:區委織部、信訪局、人社局、各鄉鎮、農場

四是推動村務公開,建立惠農補貼“明白賬”。行業主管部門、鄉鎮要在“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及時發布本部門惠農政策、補貼清單、補貼資金發放結果和享受人員相關信息。區分黨建引領、法治鄉村、數字鄉村、美麗鄉村等不同領域,制作鄉村法治典型案例和村務公開系列短視頻,在融媒體、電視臺、公眾號宣傳推介。

牽頭部門:區委宣傳部

責任部門:區直各部門、各鄉鎮、農場

五是推動形成鄉村好風尚。持續加大鄉村“好人”和道德模范選樹力度,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提升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廣泛開展評選最美鄉村教師、最美鄉村醫生、青年先鋒、新時代好少年、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組織評選一批“新鄉賢”、“最美家庭”和“最美人物”等,命名表彰一批“好公婆”、“精巴媳婦”等,倡導傳承敬老孝老、勤勞節儉等傳統家庭美德。加強百姓家規家訓收集培育。

牽頭部門:區委宣傳部

責任部門:區委組織部、衛健委、教育局、團委、婦聯、各鄉鎮、農場

五、組織保障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臨河區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工程推進。由區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區直各相關單位、各鄉鎮、農場主要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農牧局,具體負責抓好組織實施。區直各相關單位、各鄉鎮、農場要制定工作方案,做到任務項目化、責任清單化、節點時間化,高質高效抓好各項任務落實。

二是緊抓學習貫徹。各鄉鎮、農場、區直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將“千萬工程”學習宣傳貫徹工作作為抓好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結合工作實際,作出專題部署,提出具體要求,抓好落實。黨員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切實組織好學習宣傳貫徹各項工作,確保學的精通、做的扎實、干出成效。

三是重視總結宣傳。各部門要深刻總結工作推進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推廣成熟模式。宣傳部門要及時選樹先進典型進行宣傳報道,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四是持續跟蹤問效。要進一步發揮好鄉村振興大比武、實績考核等的“指揮棒”作用,將“千萬工程”學習宣傳貫徹列入考核內容,壓實各鄉鎮、農場及區直各有關部門責任,推動學習宣傳貫徹取得實效。


 
           
主辦:臨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臨河區政務服務局
蒙ICP備13003680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8020002    蒙公網安備:15080202000021號
網站地圖    網站支持IPv6
電話:0478-8526765
<sup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sup><rt id="oq0i2"><optgroup id="oq0i2"></optgroup></rt>
<acronym id="oq0i2"></acronym><acronym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acronym>
<acronym id="oq0i2"></acronym>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