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sup><rt id="oq0i2"><optgroup id="oq0i2"></optgroup></rt>
<acronym id="oq0i2"></acronym><acronym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acronym>
<acronym id="oq0i2"></acronym>
  
中文版  |  蒙文版
當前位置:首頁>規劃計劃>歷史規劃
日期:2006-03-13 15:30  來源: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錄入:web  
    
臨河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三)
 

第三章  戰略規劃

 

城鎮化戰略

 

臨河區現轄7個鎮,總人口52.6萬,其中城鎮人口31萬(城市人口28.45萬人,集鎮人口2.61萬人),城鎮就業人員16萬人,城鎮化率59%,總面積235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用地面積29平方公里。隨著我區城鎮化戰略的推進,城鎮承載能力不斷提高。

一、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

(一)指導思想

圍繞構建“一市三區”的城市框架,堅持“市區共建、以市為主、分級負責,集中力量、突出重點、成片推進”的原則,加強臨河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擴張規模,完善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建設各具特色的小城鎮,集聚產業,集聚人口,增強集鎮核心競爭能力。以新區建設為重點,拓展城市規模,提升城市檔次,把臨河區建成布局合理、環境美好、交通便捷、社會文明、商貿發達、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現代化中等開放城市。

城鎮化戰略的基本原則是:

城鎮現代化原則。城鎮化推進量的擴張和質的提高并舉,從產業構成、基礎設施、市場體系、社會事業、生活環境和城鎮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城鎮現代化水平。

城鎮化和工業化協同推進原則。實現工業化推動城鎮化,城鎮化促進工業化的良性循環,通過城鎮化,引導生產要素集聚,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進而推進工業化。

統籌規劃、分區指導原則。依法制定和認真執行城鎮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合理地確定各階段、各區域城鎮化工作重點和目標。

開放促進、創新拉動原則。消除影響城鎮化發展的體制性、政策性障礙,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人口有序轉移,實現產業和人口向城鎮的集聚。

可持續發展原則。重視水土資源的保護和集約利用,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堅持資源開發和節約并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城鎮化持續發展留有足夠空間。

(二)戰略目標

總體目標

2010年,臨河城鎮人口達到50萬人,城鎮化率70%,城區面積40平方公里。

具體目標   

城鎮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10年,城鎮經濟比重達到88%,城鎮居民人均GDP達到46000元。

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城鎮勞動力的就業率達到95%以上。

城鎮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建成較完備的現代化城鄉基礎設施體系,適應工業化、信息化時代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城市文明程度顯著提高。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發展主要指標達到同期全國平均水平,文明城市的創建步入新階段。


“十一五”期間臨河區城鎮化主要發展指標

圖片6.png 


  二、城鎮布局

城鎮總體戰略布局是:“極化中心、點軸發展、區域帶動、網絡演進”。首先按照中等城市的規模要求,培育中心城市,以規模效益、集約經營為原則,打造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其次是建設重點集鎮,培育經濟增長極核,形成點軸發展格局;再次要發展一般建制鎮和其他小城鎮。

(一)城區布局

城區布局是向東西方向延伸,并適度向南沿二黃河發展。城市結構概括為一個中心(城市),一條發展軸(新華街),三個片區(東、中、西),兩條景觀軸(府東路和勝利路)和三條水景廊道(永剛渠、永濟渠和北邊渠),即:“一一三二三結構”,2010年城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城區建設走新區開發與舊城改造相結合的路子,以17平方公里的新區擴展和建設為重點,強化主骨干、主樞紐建設,并配套經濟技術開發區10平方公里的基礎設施,拉大城市框架。舊城區改造重點是住宅建設和城市整容,整合商業辦公、文化娛樂、公用設施用地,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市政設施,改變城區面貌和景觀。

(二)集鎮布局

按照突出重點、合理布局、注重實效、強化功能的要求,加強重點集鎮,扶持一般集鎮。新華、狼山、干召廟、烏蘭圖克四個集鎮,地理位置較優越,基礎設施規模較大,經濟發展勢頭較好,是小區域的中心,重點發展,建成區域經濟的次中心。加快集鎮規劃修編工作,整合集鎮基礎資源,促進集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依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擴容提質,使集鎮成為集聚農村人口,繁榮農村經濟的重要載體;以農業產業化為主線,大力發展農村服務業,積極探索園區農業、精品農業等新型農業模式,推進農村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

三、基礎設施建設

道路交通:“十一五”期間,要建立更加便利的交通運輸體系,實現基礎設施與工業布局相配套,與優勢資源開發規劃相協調。打通南北大通道,重點建設臨河古城經石蘭計至川井120公里的公路改建工程,連通甘其毛道口岸;建設主橋500米,引橋1500米的臨河黃河大橋工程。構建連接西北及蒙古國的運輸通道,推進臨河境內全長30公里的臨策鐵路、丹拉國道主干線臨河過境高速53公里的公路建設。配合市政府組織巴彥淖爾市支線機場建設。注重城市對外交通和內部道路的銜接,搞好快速通道建設,改造城市出入口道路建設,打造城市對外出入口形象,進一步強化臨河的交通樞紐地位。以城區路網為重點,建設布局合理、結構適當的城市干道網系統,著力構建城區道路“五橫八縱一環九設方”格局,重點打通東西向交通,增加南北干道,疏通外環路,完成城區“20里長街”改造工程,增加臨河城區東西向道路和分區之間相互聯接道路供給,貫通新區、舊區和工業園區,形成暢通的新舊區交通網絡。繼續加大鄉村公路建設,改造臨河農場至哈日葫蘆公路、黃羊至陜壩公路等通鎮油路5條,總里程198公里,其中三級公路159公里,四級公路29公里;新修通村油路9條,總里程100公里,臨河區內的黑色化路面公路達到1030公里,五年內增加474公里,道路交通的現化化水平不斷提高。

電力設施: 加快推進臨河熱電廠一期工程建設,積極爭取臨河熱電廠二期、國家電網公司秸稈發電和企業自備電廠項目開工建設,使臨河地區作為較大電源點向外輻射。同時,與其配套實施220KV輸變電工程,規劃改造220KV臨河東郊變電站,在臨河區的西部新建一座220KV變電所,根據負荷發展可先期建設220KV開閉所,隨著該地區負荷的增加建成完全變電站,成為巴彥淖爾市地區新的樞紐變電所。此外,建設新華——狼山110KV輸變電工程,線路長約15KM,主變容量2×40MVA;新建臨河110KV北郊變、北郊二變,主變容量2×40MVA。到2010年臨河城區最大負荷為13.3萬千瓦,通過建設,使電網安全可靠、運行靈活、經濟合理、潮流流向合理、網絡結構簡明,層次清晰并能適應大型電廠接入,滿足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對電能的大量需求。

供水設施: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及城市人口增長率,到2010年,臨河城區總用水量為10萬噸/日,其中凈水用水量為8萬噸/日,中水用水量為2萬噸/日。凈水由水廠供給,中水由污水廠供給。完成二水廠的建設任務并新建水廠一座,新水廠規模5萬噸/日。城市飲用水源以地下水為主。逐步關閉現狀萬豐開發區的井群,壓縮開采規模,保留現有規模1萬噸/日鐵路水廠自備水源地。到“十一五”末,城市日供水能力達到11萬噸,建城區給水普及率由90%提高到98%。繼續完善排水管網建設,加快污水處理廠的改造,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達到90%以上,處理深度達到2級,日處理污水達到6萬噸。

排污設施:新建城區采取雨污分流制,保留城區原有的部分合流制,現有直排式合流制逐步改造成截流分流制。城區采取污水就近回收、就近處理和就近利用的原則,繼續完善排水管網建設和污水處理廠的改造工程,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達到90%以上,處理深度達到2級。嚴格企業污水排放許可制度,杜絕不達標排放現象,到“十一五”末期日處理污水達到6萬噸。進一步完善各分區雨水排放系統,新建四處雨水泵站、擴建兩處雨水泵站,徹底解決臨河城區的水澇問題,避免城市遭受重大損失。

供熱供氣:整合熱源,加快建設供熱管網和完成富源熱源廠二期工程,使供熱源向臨河熱電廠和富源熱源廠集中。到“十一五”末,供熱面積達到1000萬平方米。以滿足居民和公建用氣為主,優先氣化新建小區,逐步氣化老城區。積極鼓勵和發展市區內車輛改用天然氣。加大城區燃氣管網建設和長輸管線建設,在城區西北部建設1座天然氣輸配站、1座高壓儲配站?!笆晃濉蹦?,日供氣規模達到7.2萬立方米,年供氣規模達到2628萬立方米。

園林綠化:建設城市景觀工程,圍繞藍天、碧水、綠地這一主線,建設一座四季常綠、三季有花、一街一樹、一街一景的城市。加強公園的綠化改造,并對廣場、四大出口、主要街景綠化,提高道路綠化率;加快城區防護綠帶建設;建設臨河一中門前廣場、西門交通廣場、新區廣場等;完成北邊渠改造、永剛渠改造、永濟渠改造工程等。到“十一五”末,城市綠地覆蓋率達到35%,人均公共綠地達16平方米。

環衛設施:完成垃圾處理廠建設,建成糞便處理廠1座,完善公共環衛設施建設。不斷加快環衛工作建設步伐,完善生活廢棄物收運處理體系,提高機械化作業程度,提高城市環境衛生整體水平?!笆晃濉蹦┗緦崿F垃圾收集容器化、運輸密閉化、作業機械化、處理無害化,使城市環衛工程建設與城市建設發展相適應。

住宅開發:加大經濟實用住房建設規模,五年內建成經濟實用住房面積50萬平方米;城鎮住宅以每年80萬平方米的開發規模,建成40個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雅的住宅小區,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4平方米。

新區建設:新區建設以基礎設施配套為抓手,完成新區寫字樓、星級賓館,廣場、商貿設施、主要道路以及街道和功能性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使17平方公里的新區建設初具規模。城區東部規劃的工業園區,向北拓展建成臨河化工高新技術區和生物制藥區,依托拉丹高速公路、110國道和臨五路便利優勢,在八一街北至臨五路布置倉儲、市場用地與工業園區聯動發展。同時要繼續完善舊城區內部市政公共設施的建設,整合舊城區內部商業、辦公、文化、娛樂用地,突出中心城區生活服務功能。

四、戰略措施

(一)完善公共服務功能,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

作為首位度較高的中心城市,臨河城區已基本具備了生產中心、商貿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等的公共服務功能,但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和帶動能力還很弱。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首先要大力發展市場、運輸、金融、信息等生產服務業;其次是完善商貿、餐飲、娛樂、社區等生活服務業;第三是加快教育、衛生、體育、保險、福利等社會服務建設,通過強化各類服務業的基礎設施,運用先進的服務手段,改進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檔次,形成門類齊全,結構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

(二)培育產業集群,創造就業機會,加快人口集聚

我區農村勞動力職業的非農化程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說明農村人口的轉移力度不大,也說明城鎮化來自農村推動力的不足。要創造條件形成能夠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的產業集群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非農就業問題。一是要統籌優化產業布局把工業園區整合為產業集群功能區,進而形成各行業的就業集中區。二是依托一個大項目形成一條產業鏈,并以此為主脈形成產業集群。強化產業集群中大企業與中小企業間的緊密聯系,變企業規模拉動就業為產業帶動就業。三是創新產業集聚的機制和環境,如塑造區域文化促進企業間的相互合作和互動發展;發展出口代理、信息中心、行業技術中心等集群服務機構,建立區域服務體系;培育行業協會發揮其在投融資、技術創新、市場開拓、人才培訓、產業損害預警等方面的作用。

(三)培育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樹立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分為實體形象和感受形象兩種。實體形象是指城市內部諸要素經過長期的綜合發展給人們形成的直觀反映和評價;感受形象強調人們對城市的感官印象。我們要通過實體形象和感受形象兩方面來塑造城市形象。作為河套地區中心城市,綠色農業是我區的一大特色,在深入挖掘河套文化的基礎上,建立農業生態觀光園,利用河套水系和田園風光,開展農村休閑度假旅游,塑造臨河“生態度假園”的實體形象。感受形象比實體形象有著更遠的傳播范圍與更大的宣傳效應,加強對河套文化的宣傳、研究,挖掘河套文化豐富的底蘊和內涵,打造全國知名的河套文化品牌;借助臨河的知名產品,如雪花粉、服裝、羊絨制品等“特色品牌”,打造“西部羊絨城”、“雪花粉之鄉”等耳熟能詳的城市形象;通過舉辦“羊絨節”、“生態度假周”等特色節日開展城市形象的宣傳活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四)整合資源,經營城市,建設多元化投融資機制

根據國內外城市建設投融資發展趨勢和我區城市建設財政投入不足的實際,必須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以城市的產業、城市的資源、城市的設施、城市的形象、城市的品牌等城市的有形、無形資產,換取城市的發展和建設資金,特別要用活用足土地資源這一城市最大的存量資產,改變城市建設單純依靠政府投資的局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資融資機制,同時強化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保障對城鎮化進程中資金流入的暢通。鼓勵和引導民間資金以BOT(建設—經營—轉讓)TOT(轉讓—經營—轉讓)等方式參與城鎮建設;開辟城鎮建設的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渠道,多層次、多途徑運用國內外各種資金,加快城鎮建設的進程。

(五)健全城管體制,加強城市管理

按照“市區共建”方針,理順市區兩級城鎮管理體制,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一是充分發揮城市執法大隊的主管職能,強化街道辦事處、社區及各城管單位的協管職能,協調好各級、各部門的關系,明確責任、齊抓共管,實現城鎮管理出效果、上水平。二是進一步完善有關城鎮管理的地方性政策規章,嚴厲打擊破壞城市形象的違法違紀行為,使城鎮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三是繼續下大力集中解決城鎮管理中的難點、熱點問題,重點解決好交通混亂、違章施工、違章經營,維護城市秩序;開展拆墻透綠、整容換裝的攻堅戰,切實改善市容市貌。四是推進環衛、園林等市政行業市場化改革,理順市區城鎮管理體制,推進城市依法管理。

投資戰略

 

“十五”期間,臨河區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104億元,五年平均遞增30%,2005年達到41.3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1億元,城市基礎設施投資16億元。投資重點進一步向工業和城鎮基礎設施集中,有效地拉動了工業經濟的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張?!笆晃濉逼陂g,投資拉動仍然是我區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拉動經濟為根本,以重大項目為支撐,以工業和城市基礎設施為重點,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促進經濟協調、快速、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目標

固定資產投資:“十一五”期間,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85億元,2010年達到176億元,年均增速31%。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投資300億元,2010年達到88億元,占全部投資的50%。

城市開發投資:五年累計完成城市建設投資250億元。

招商引資:五年累計引進內資525 億元,年均增長70%;引進外資億美元以上,年均增長35%。

 

                    “十一五”期間臨河區固定資產完成目標

 單位:億元

圖片7.png

 

二、主要任務

(一)重點推進招商引資

我區是經濟欠發達的邊遠地區,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信息相對閉塞,交通相對落后,資訊貧乏,經濟基礎薄弱;工業規模小、層次低,靠自身能力實施投資拉動戰略,缺乏經濟支持和項目支撐。“十一五”期間,必須抓住我國加入WTO和參加日本、韓國和香港“3+1”自由貿易區的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對外開放促進我區投資拉動戰略的實施。

(二)竭力爭取上級投資

“十五”期間,我區累計利用上級投資5.2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額的5 %。特別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利用上級投資總額達到2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9%,有效拉大城市框架,提高了城市品位?!笆晃濉逼陂g,要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實行轉移支付手段和縮小東西部差距的良好機遇,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竭力爭取上級投資,以彌補我區自身投資不足的缺陷。

(三)全力激活民間投資

2005年底,我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80.6億元,其中居民存款余額56.66億元,中小企業存款余額14.42億元。這樣龐大的資金,用于投資我區的份額卻很少,基本游離于我區的經濟建設之外,“十一五”期間,要充分調動民間資本參與投資的積極性,使游離、閑散的民間資本變為參與建設、增進活力的投資,增值活化資本。

三、戰略舉措

(一)發揮優勢,實施借助外力發展戰略

 我區地處西部,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一是交通優勢,包蘭鐵路、丹拉高速公路橫貫城區;二是區位優勢,臨河區是巴彥淖爾市市府所在地,是自治區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三是資源優勢,地處河套平原腹地,水資源充足,是絨毛、綠色農產品基地,處于煤、鐵、硫、硅等礦產資源包圍之中,資源的利用和加工增值優勢明顯。依托優勢、全力招商是“十一五”期間我區加大投資的根本所在。

創新招商理念。樹立領導促進理念,建立強有力的招商引資組織領導體制,充實招商部門力量,強化職能,落實責任,由全民招商向領導招商、專業部門招商轉變,由以招商為主向招商安商并重為主轉變,由資源招商向項目招商轉變。樹立資金促進理念,建立財政專項基金,增加招商引資前期費投入,重新制定招商引資獎勵政策,提高獎勵幅度,吸引國內外專職招商機構進駐我區,突破專業招商人員工資、資金收入分配制度,對有功人員給予重獎,對重大引資項目采取跟進投資、土地出讓金補償、貸款貼息等辦法予以鼓勵。樹立“大資源”理念,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把烏海、阿盟、鄂爾多斯、蒙古國的資源統一考慮。

改善招商引資方式。企業招商。要充分發揮現有企業在招商活動中的骨干作用,切實調動企業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努力形成市場化運作,企業為主體、政府積極推動的招商引資新格局。

中介招商。以利益紐帶,組織境外的財團、投資公司、跨國公司、咨詢機構、華人社團、商會商社和駐外機構組建跨國界招商集團,以此為依托,組織代理招商。

園區招商。按照產業聚集、企業集群、突出特色的要求,加快城區內工業企業“退城進園”步伐,鼓勵外商在園區內成片開發;根據產業特點、區域優勢,積極發展專業園區和特色園區。堅持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拓寬融資渠道,完善投入機制,加大園區基礎設施投入,提高配套水平,增強園區的項目承載能力和吸引力。

板塊招商。“十一五”期間,我區要和巴彥淖爾市、內蒙古自治區捆綁起來,實行一體招商,以區域經濟中的成員出現,作為一個板塊進行整體包裝,整體推介,通過宣傳板塊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配套能力和投資環境,提升對外形象,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招商品牌。

網絡招商。建立專業的招商網站,加強政府網站投入,強化建設,完善功能,及時發布我區投資環境、投資政策、投資條件等信息,推介重點招商項目。利用現有網絡,全力打造國際化、權威性的招商平臺。

打造良好投資環境。要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盡快形成現代化的對外交通、區域交通、區內交通三級網絡。對外交通規劃與全國路網布局相協調,使交通四通八達。對內交通要將鄉村道路提高等級,實現黑色目標。突出抓好臨策鐵路項目,建設形成與經濟發展、生產布局、城鎮發展格局相適應的公路、鐵路網系統。加快現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以電子政務建設為引導,以農業信息網和企業信息網建設為重點,促進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的發展,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公用設施建設,特別是加強開發區的配套設施建設,增強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力和承載力,積極利用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傾斜,多方籌措資金,增強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優化工作環境,美化生活環境,建立最適宜外商投資、最適宜工作和生活的美好環境。改善法制環境,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提高政府誠信。結合地方實際情況,積極參與地方立法,減少微觀管理,加強公共管理,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透明度和行政效率;加大對外來投資企業的支持力度,兌現落實政府承諾的各項政策,有效彌補市場缺陷。改善行政環境,堅持市場化原則,完善招商政策,搞好審批制度的改革。要制定和完善招商引資政策體系,對國家和自治區認定的高新技術項目或投資額在1億元以上且拉動能力強的項目采取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特事特辦的政策,用好、用足國家政策。要加強對招商引資的產業引導和產業服務,定期發布產業政策,針對鼓勵類、限制類、禁止類項目,實行差別性政策和審批程序。完善服務環境,開展創造性服務,實行“兩簿一證、一個窗口”制度。要大力支持已有外商投資企業的發展壯大,努力做到“投資一家,辦好一家”,對外來企業和投資者的生活、生產經營困難,要積極關照,認真解決。有計劃、有組織地動員已有外來企業“以外引外”、“以商引商”,讓外商成為招商引資的“代言人”。

(二)抓住機遇,實施借助政策發展戰略

我區地處西部,產業政策相對寬松,要重點抓住國家投資政策,謀求發展。“十一五”期間,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國家的投資政策主要立足于縮小東西差距,實現全面小康。這一政策是我區爭取國家投資的良好機遇。

立足政策抓投資。“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今后幾年,國家投資將重點傾向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科教文衛事業建設,生態與環境保護建設,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群眾切身利益及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建設等幾個方面,我區要抓住這些政策機遇,充分利用發改等部門的資源、資金、調控、配置職能,積極爭取國家投資。

依靠信息抓投資。隨著產業的發展,國家投資政策在主導方向穩定的基礎上,投資重點行業經常作戰略性調整,要及時捕捉國家投資信息,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和重點,確保爭取更多更大的投資。一是要加強信息中心的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方便、快捷的優勢,及時了解國家投資信息,為我所用。二是要在首都、首府設立辦事機構,加強與宏觀經濟調控部門的聯系、交流,及時通報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獲得更大的理解與支持。三是要在上級有關部門聘請顧問,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政策咨詢。

依托項目抓投資。 國家投資項目具有嚴格的要求和程序,項目前期工作必須達到規定的質量和深度,因此,要積極做好項目前期工作。一是認真研究國家中長期投資導向,積極策劃項目,做好項目儲備;二是根據國家近期投資導向,策劃對口項目;三是根據要求做好項目包裝,達到國家建設規定的質量和深度;四是抓好國家投資項目的監管,由發改部門牽頭,對國家投資項目從建設期限、建設內容、資金使用到建成運營等方面實行嚴格的跟蹤監管服務,確保國家投資項目規模到位、效益顯著。

(三)政策引導,實施借助民間資本發展戰略

近年,我區民營經濟迅猛發展,城鄉居民儲蓄規模膨脹,但民營企業受“小富即安”觀念的影響,規模擴張的動力不足;民間資本誠信環境差,投資理念滯后,大多處于閑散狀態?!笆晃濉逼陂g,我區要制定積極有效的政策,激活民營民間資本,使閑散資本變為活化資本。

鼓勵現有企業增資擴張。對于市場前景好,產業帶動強,就業空間大、財政貢獻大的增資擴張項目,實行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在土地、稅收等方面予以鼓勵,政府要設立專項基金,對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給予資金支持,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解決中小企業擴張融資難的問題。政府要加大與商業銀行的協調力度,積極為現有企業擴張融資提供支持。

放寬市場準入條件。要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思路,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收購、兼并、改組、改造各類型企業和事業單位,放寬準入條件,允許民營資本、民間資本參與垃圾處理、污水處理、自來水、橋梁、公路等公益事業建設,積極引導民間資本以BOT、TOT等方式投資公益事業建設。

 

財政發展戰略

 

“十五”期間,我區財政收入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態勢,2005年,財政收入達到4.9億元,五年平均增長26.5%。但財政收入總體水平仍然很低,主要表現在,支柱稅源少,后發潛力弱,稅源結構不合理;二產的貢獻能力不突出;收支矛盾突出;財政對建設的支撐能力不強。解決財政困難問題仍然是“十一五”期間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為依托,以大力發展支柱產業為根本,以財政增收為目標,大力培育主體稅種和新的稅源增長點,嚴格財政預算,理順支出結構,完善財政調控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

“十一五”期間,財政發展基本原則是:

1、在經濟結構明顯改善、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分配結構趨向合理的基礎上,實現財政收入持續穩定的增長。

2、適當控制財政的預算開支,建立合理的支出結構,實現財政支出的適度穩定增長。

3、在采取增收節支措施的基礎上,逐步消除預算硬赤字,做到經常性預算收支平衡有余,并保持財政債務的合理規模和結構。

4、健全財政的各項職能,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直接調控與間接調控相配合、中央與地方分層次的包括預算支出、稅收、折舊、補貼和財政信用等杠桿以及檢查和監督等手段在內的財政體系。

(二)戰略目標

總量目標:到2010年,財政收入達到15億元,年均增長25%。

結構目標:到2010年,三次產業的財政貢獻比為0.471.328.3,財政收入結構進一步趨于合理。

 

“十一五”三次產業財政收入及其結構預測表

   單位:萬元

圖片8.png

 

二、戰略重點

(一)加強財源建設

堅持發展速度與效益并重,抓住國家、自治區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產業化的戰略機遇,調整財政政策方向和財政工作著力點,改進和完善財政支持、調控職能,整合各種管理資源,綜合運用各種財政手段,加強地方財源建設,建立收入快速增長機制,增強財政整體實力,促進經濟協調發展。

在非均衡發展上求財源。集中優勢產業、骨干企業建設財源。優化資源配置,使各種要素向優勢產業集中,構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支撐財源。

在多元投入上求財源。財源建設資金的籌措逐步由單一型向多元化轉變。一是向上爭資金。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抓住國家支持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機遇和我國進入重化工業發展階段的有利時機,大力爭取國家投資,增加固定資產投入,實現經濟發展和財政增收。二是啟動內資。充分運用財政貼息、參股、稅收優惠、以獎代補等財稅政策,積極引導社會各方資金對財源建設的投入,扶持一批中小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使其盡快成為我區財源建設新的增長點。三是開辟資本市場。采取市場運作的措施,通過拍賣、置換、轉讓、出售、并購、重組等形式,盤活現有存量資產,實現資產變現;同時,利用財政資金的聚合作用,吸收績優企業資金設立中小企業貸款基金或完全由民資組成股份制性質的擔保中心等金融中介機構,拓寬財源建設的資金渠道。

培育稅收增長點,建立主導稅源體系。一是促進增值稅穩定增長。一方面大力發展支柱產業,特別是要大力發展重大工業項目;另一方面,全力推動第三產業中的物流業、批發業的快速發展,提升商業的檔次與規模,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二是擴大企業所得稅源。要通過重點扶持一批有優勢、有特色、有效益的產業項目和龍頭企業,如絨毛、有色金屬加工、生物制藥、皮革、炒貨、食品加工等,培植壯大主導財源。三是注重營業稅種。營業稅作為流轉稅的一種,一般占地方稅收入的25%以上,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營業稅收入狀況與城鎮化水平和第三產業發展有較大的關系。我區城鎮化水平較高,培育和增大營業稅種有十分有利的條件?!笆晃濉逼陂g要大力支持發展交通運輸業、金融保險業、旅游業、咨詢信息業、娛樂業、房地產業等服務業,培植新的稅源增長點。此外,要繼續深化新舊體制的政策銜接,將應納入而暫時未納入營業稅調節的應稅收入,如非規范的行政服務收費等,納入征稅范圍,從政策上堵塞稅收流失。

(二)調整優化支出結構

財政要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推進,教育、衛生、社保等社會事業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對社會保障事業的投入。 落實國家社會保障政策,建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相銜接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建設,完善貧困農村醫療救助制度;要積極向上爭取國家對不發達地區的補助,使“兩個確?!焙偷捅9ぷ鞯玫竭M一步的落實,促進經濟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強化財政支農措施,提升農業發展能力。加大對“三農”支持力度,穩步推進農村稅費的配套改革工作,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整合支農專項資金,打破行業界限,部門分割,優化各類財政支農資金,發揮資金積聚優勢,集中支持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中心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著力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條件;將糧食直補、良種補貼、退耕還林補助等支出,實行“指標統一下,資金一戶管,補助一卡發,收支一本帳”的財政統一管理和發放制度。

 加大公共產品提供力度。財政要繼續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加大各種有效的公共物品的供給力度。要繼續加大財政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提高辦學水平,實行“三免一補”政策,鞏固“兩基”教育成果。繼續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特別是加快農村鄉鎮衛生院的建設,通過提高農民健康保障的標準,進一步改善農民因病返貧的狀況,提高農民的實際生活水平;要圍繞政府機關“減員增效”的改革措施增加對黨政機關、司法機關的經費投入,保障政府機關管理職能的實施和加強。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加大財政對城市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不斷擴大城市的吸引力,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采取有利措施,進一步盤活城區土地存量資產,采取出讓土地使用權、貸款、舉債等多種途徑籌集資金,尤其要發揮城市級差地租的作用,以地養路、以房養路、以城市建設支撐城市改造。要千方百計加大對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配套設施的投入。

(三)加強財政的調控功能

1、充分發揮財政的杠桿調節作用。一是增強財政的投資調控能力。適當增加財政的生產建設性支出,提高生產建設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二是增強稅收的調節功能,稅收收入要占財政收入的90%以上,保證地方財政收入穩步提高。三是提高財政補貼的使用效益。力求控制并減少財政補貼負擔,改進補貼方法。四是完善財政信用的調節功能。利用財政信用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適當集中一部分社會閑散資金,以有償的方式投向本地重點建設項目。

2、建立財源建設激勵機制,發揮財稅政策和財政資金的調控作用。繼續運用國債資金、稅收、財政貼息、貸款擔保等多種政策手段,加大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集中培植有優勢、有效益的支柱企業,重點擴大制藥、啤酒釀造等產業規模,發展高效益化工產業和電力產業,提高其對財稅增長的比重;繼續把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第三產業做為培植財源的著力點來抓,鞏固壯大傳統財源。同時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充分發揮發改部門爭取上級投資的主渠道的作用,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

 三、戰略措施

(一)繼續深化財政改革,努力提高理財水平和理財效果。深化預算制度,將綜合預算、項目預算和標準定額預算做深做細,建立完善財政支出標準體系、財政預算項目庫,建立預算績效評價體系,探索編制績效預算和滾動預算。完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實行政府采購預算,增加政府采購項目,加大財政投資評審力度。規范貸款項目投資決策和法人約束機制;堅持重大問題專家論證制度、社會公示和聽證制度以及責任追究制。積極推進財政體制改革,推行部門預算試點改革,強化項目支出預算管理;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現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轉軌;推行政府采購制度,規范政府采購程序,健全監督制約機制。推進“鄉財縣管”,加快鄉鎮財政體制和村級財務管理的改革。改革財政支出方式,繼續完善政府采購制度,推進日常性公用支出的“四項改革”。

(二)加強財政監管,努力提高依法理財水平。改革和完善財政監督方式。建立內外監督相結合、行政監督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直接監督和委托監督相結合、財政監督與審計監督相結合、經常性監督和專項監督相結合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相結合的多層次、全方位、全過程的財政監督檢查機制,切實解決財政改革與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高財政經濟運行質量,鞏固財政改革成果。落實納稅人監督權利,由區人大財經委牽頭,組織人大代表組建財經領導小組,專門負責財政預決算的聽證和表決工作,代表納稅人行使財政監督權。完善財政內部監督機制,逐步建立規范、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體系。一是建立預算員制度;二是要定期接受上級財政主管部門的檢查;三是由稅務部門對財政收入進行定期檢查;四是逐步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四是改革預算編制方法,將“基數加增長”改為“零基預算加項目預算”。

(三)不斷加大收入征管力度。堅持財政收入規模與質量并重、稅收收入與非稅收入并重的原則,加大財政收入的征管力度,確保財政收入目標的實現。嚴格執行稅收法規,堅持以法治稅,強化稅政管理,做到應收盡收。認真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嚴格規范減免程序,控制出臺新的稅收優惠政策,認真抓好稅收減免政策的清理和整頓;進一步加強對契稅、房地產營業稅、土地使用稅、資源稅等地方主流稅種的征管。完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模式,規范非稅收入收繳程序,健全財政票據管理系統,改革稅收計劃管理模式和考核辦法,建立健全收入征管責任制,調動各地各部門組織收入的積極性。


人才發展戰略

 

伴隨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經濟發展正從依靠物質資源為主導逐漸向依靠具備先進思想、高新技術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主導的方向轉變,人才資源已經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近年來,隨著我區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事業蓬勃進步,全民綜合素質穩步提高,人才資源總量持續增加,結構不斷優化,人才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

(一)指導思想

實施人才戰略要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堅持擴大人才總量與提高人才素質相結合,堅持市場機制運作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堅持人才結構調整與經濟結構優化相適應,全面提高人才的整體素質和創新創業水平,創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人才體系。

(二)戰略目標

重點建設黨政領導、企業管理、專業技術三支人才隊伍,廣泛培養高技能的技術工人和農村實用人才,形成特色優勢產業人才高地。發揮現有人才作用,積極引進人才,力爭成為人才凈流入區。到2010年,各類人才隊伍總量達到3萬人,建成適合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建立有利于人才穩定和人才聚集的人才管理機制,營造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發揮潛能的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戰略重點

(一)全面提高人才隊伍素質

著眼于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和造就一支具有較高政治理論素養和開拓創新精神,全面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并經過實踐考驗的各級各類高素質領導人才隊伍。全面落實公務員管理制度,控制人員總量,提高整體質量;重點抓好能力建設,優化公務員隊伍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公務員隊伍。突出抓好高層次創造性人才的培養,著力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培養和造就一批理論知識過硬、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專業人才隊伍和企業經營管理隊伍。

(二)創新人事人才管理機制

一是創新人才選拔任用機制。在人才管理權限范圍內,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形成一種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充分挖掘、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二是創新人才分配激勵機制。在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下,大膽改革分配制度,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逐步形成重實績、重貢獻的分配激勵機制。三是創新人才服務機制。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優質、高效、便捷的人事人才服務體系,為引才、用才做好服務。

(三)提高人才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程度

完善人才市場體系,形成機制健全、運行規范、服務周到、指導監督有力的人才市場體系。提高人才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程度,促進人才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合理流動,逐步提高人才管理和服務的社會化程度。合理布局人才市場,在加強基礎性人才市場建設的同時,重點抓好專業性人才市場的培育和建設。五年內建成一批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現代化專業性人才市場。

(四)提升人才的創業創新水平

實施“資源互補、開發成果共享”的人才創業戰略,千方百計地吸引各方人才來我區創業。加大政府和全社會對人才創業的支持力度,努力營造人才創業的良好環境。加快提高企業專業人員比重,推動科技開發人才向企業轉移,使企業逐步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強化人才的技術創新意識,促進專業技術人才更新知識,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深入經濟建設第一線,建立創新示范工程聯系網和專家工作聯系網,為人才創新做好服務工作。

(五)調整和優化人才結構

調整優化人才的產業、行業分布結構,以加快傳統產業、優勢產業的人才開發為主導,推進人才載體建設,改善產業的人才結構,加大高新技術和緊缺專業的高中級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同時調整人才區域布局,優化區域人才結構。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大中專畢業生、軍隊轉業干部到非國有單位就業,加大人才服務工作力度,通過人事代理等業務為非國有單位和各類人才提供人事業務服務,確保非國有經濟人才的增長與發展速度相適應。

三、戰略措施

(一)充分調動現有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完善我區公務員管理條例,強化考核制度,充實考核內容,不斷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學性和客觀性;推行和完善競爭上崗、輪崗交流等制度,提高公務員隊伍的質量和效率;完善培訓制度,鼓勵公務員參加公共管理專業學習,提高公務員的素質和能力。

全面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推行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為重點,逐步建立適應不同類型事業單位特點的人事管理制度;進一步深化職稱改革,逐步建立以政府宏觀調控、個人自由申報、社會客觀評價、單位自主聘任為主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體系;積極推行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資格制度,逐步建立對責任重大、社會通用性強、并關系公共利益的關鍵技術崗位的準入控制體系。

加快現代企業人事制度建設步伐,以建立健全適合企業特點的領導人員選拔任用、激勵、監督機制為重點,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制度;深化企業內部人事制度改革,把組織考核推薦、公開向社會招聘等引才機制結合起來,形成具有生機與活力的企業選人用人新機制;探索年薪制、期權股等分配方式,研究制定經營管理者收入與企業經營業績掛鉤的具體辦法;建立企業經營管理者資格評審制度,形成職業企業家隊伍。

2、鼓勵各類人才創新創業

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各類人才,特別是大中專畢業生自主創業,鼓勵有條件的軍轉干部自主擇業,鼓勵各類人才到貧困地區創業,支持農業技術人員到農業第一線從事技術承包、開展科技咨詢活動。對于自主創業的各類人才在辦證、辦照、資金支持方面提供優質服務;放開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兼職創業活動,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創業,進一步完善科技要素市場,為科研成果與市場資本的充分結合提供服務。

3、大力開發農村人才資源

農業科技部門要實現工作重點的轉移,主動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組建一支適用于農業農村發展需要的高素質、高科技人才隊伍;穩定和壯大基層農業技術隊伍,建立以區人才市場為依托,鄉鎮人才工作站為支干,各級專業協會和村人才服務點為枝葉的農村人才開發網絡,加快農村實用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積極探索“協會+人才+農戶”的農業產業化人才開發新模式,通過組織專家服務團、科技承包、科技下鄉等形式開展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培訓,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做好農村拔尖人才的選拔、管理和服務工作,對確有真才實學的,按條件規定給予表彰選拔、職稱評定,使其更好地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二)加大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力度

1、實施人才全員培訓計劃

建立一套政府宏觀調控、行業指導、單位自主、個人自覺的培訓機制。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教育資源,大力發展學歷教育,擴大中、高等院校的招生規模,鼓勵在職人員利用業余時間攻讀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對完成學業獲得學位的,給予適當獎勵。切實加強在職人才培訓工作,通過開展在職培訓、脫產學習、短期培訓、送外培訓等形式,不斷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引進國際先進教育資源,采取遠程教育模式,開展不出國門的“出國培訓”學習形式;打破學歷界限,建立人才評價新機制,鼓勵自學成才。

2、建設高素質人才培訓工程

堅持突出重點,解決主要矛盾,抓好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繼續強化對機關領導干部的培訓,通過在職培訓、輪崗交流、基層鍛煉等方式,培養一批高素質的領導人才隊伍;依托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東北財大等重點高等院校,舉辦領導干部研究生班和西部大開發高級研修班,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理論知識水平;定期邀請區內外專家、教授為領導干部舉辦形勢、政策、知識講座;擇優選取一批優秀黨政領導干部到國外進行中長期培訓,選送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中青年后備干部到國外攻讀碩士學位。強化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提升創新能力;實施培養學術帶頭人的“十百千人才工程”,鼓勵學術、技術帶頭人將科技成果轉化到生產第一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進程。研究制定新世紀企業家培訓規劃,加快培養一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適應國際競爭的企業家隊伍,加快培養一大批信息、金融、外貿、法律、和現代管理等專業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并加快企業家的知識更新;探索適合企業家特點的多層次、多形式、開放性的培訓方式,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合舉辦各種專業技術培訓班和學歷提高班,鼓勵企業和國外知名大學、知名企業建立合作培訓機構;抓好技術工人的培訓,加快培養具有較高技術素質和良好職業道德的技術工人隊伍。

3、執行外派掛職定向鍛煉制度

加強東西部對口交流培訓,制定東西部聯合培養計劃,采取委托培養、定向培養、聯合培養、對口培養等多種方式,重點培養高級管理人才、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領域急需的高新技術和經營管理人才。繼續派遣領導干部、少數民族干部、婦女干部到國家部門和發達地區學習培訓或掛職鍛煉,通過異地學習,豐富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各類人才的實際工作能力。

(三)廣泛吸納區外人才和智力

1、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引進人才和智力

在人才引進上采用“剛性流動”和“柔性流動”相結合的方式,逐步突破以“遷戶口、轉關系”為特征的“剛性”引進的常規做法,探索建立“戶口不遷、關系不轉、雙向選擇、自由流動”的人才柔性引進機制,做到“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變人才的單位所有為社會所有。積極爭取區外人才以兼職、短期服務、承擔委托項目、合作研究、技術入股、承包經營等多種形式參與我區經濟建設。

2、大力從區外引進高素質緊缺人才

緊緊圍繞我區傳統產業、優勢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需要,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引進急需人才。重點引進高新技術領域的高層次專家和學術帶頭人,引進化工、機械、電子、有色金屬、建材、食品加工、農業、教育衛生等專業人才,引進一批創業型、技能型人才。各部門、各單位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引才計劃,以用人單位為主體,以重點項目為載體,通過公開招聘,公平競爭等形式引進急需人才;組織人事部門要定期組織用人單位到國內外人才聚集的中心城市招攬人才,對引進的高素質緊缺人才,要在配偶調動、子女入學、安家補助、出國培訓、科研資金等方面給予照顧和扶持。

3、建立引才綠色通道

積極為引進高素質緊缺人才大開綠燈。業務主管部門要到人才市場設點辦公,實行“一條龍”陽光式服務?;I建引進人才的駐外辦事機構,充分發揮我區駐京、滬等辦事處的引才作用。探索建立人才中介經紀人制度,規范人才中介運作,擴大引才的渠道。建設引進人才公寓,根據需要將引進人才的戶口落在中心城區。

(四)加快人才市場建設

1、加強人才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

采用多種形式,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參與人才市場的建設,加大人才市場的基礎設施投入,爭取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建成規模較大、設施完善、服務水準較高的現代化人才市場綜合大樓,并不斷完善服務設施,提高服務水平,以適應人才市場發展的要求。

2、加強人才市場管理,完善服務功能

努力開拓人才服務領域,擴大服務范圍,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加強人才市場的人才中介、人事代理、人才測評、人才培訓等服務功能。開展人才就業指導和國際人才智力交流等新型服務項目。制定我區人才市場管理條例,健全人才市場的各項管理制度,規范人才市場行為,加強執法檢查,保證人才市場的健康發展。

3、加快人才市場信息網絡建設

堅持高起點、規范化、統一性的原則,完善各級人才市場局域網絡,爭取五年內建成以臨河人才市場信息庫為中樞,內聯區內各級人才市場、用人單位、大中專學校,外聯全國各區域人才市場、周邊省市人才市場、國家重點院校的人才市場計算機信息網絡,加快促進人才市場由集市型向信息網絡型轉變。

(五)加快人才管理信息化、網絡化建設步伐

1、加強人事系統網絡建設

按照信息化建設方向和人事工作要求,建立多層次、開放式、智能型的信息管理和辦公決策服務系統,完成人事系統政務網絡和人事信息社會公眾網站建設。抓好政府網絡工程建設,使人事管理納入高效、規范、安全、統一的軌道,逐步實現全區人事系統計算機聯網和信息資源共享。

2、積極推行人事“電子政務”工程

建立人事人才信息互聯網站,提供人事信息服務,實現人事業務網上公開辦理。建立人事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提供廉價、高效率、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建立各類人事數據庫,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按照統一標準規范,運用人事管理軟件,在全區鄉以上單位基本建立起多層次、多用途、兼容性好、功能性強的分布式人員數據庫系統,對各類人員信息的進行查詢、檢索、統計分析,為人才資源開發規劃提供依據,為各級領導的科學決策提供服務。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

 

十六屆五中全會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按照科學的發展觀,發展經濟,增加收入;建設村鎮,改善環境;擴大公益,促進和諧;培訓農民,提高素質。自治區明確了新農村、新牧區建設要抓好“發展、提高、建設、培育”四個關鍵環節。我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堅持城鄉統籌與經濟轉型戰略相結合,努力實現以工業化促進城鎮化、帶動產業化,以產業化和城鎮化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一、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以發揮工業對農業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為途徑,提高農業產業的社會化、組織化和現代化程度;強化農村公共服務功能,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和醫療保健水平,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穩步推進“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戰略目標

2010年,我區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26億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7%,農民人均收入達到9140元,年均增長14%;轉移農村人口8萬人,到2010年,農村常住人口由現在的24萬人減少到16萬人;農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0平方米。

我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八一辦事處聯豐生態能源小區,烏蘭圖克鎮紅旗村二組、八組,東興村二組,城關鎮治豐村五組,干召廟鎮永豐村五組為試點,試點工作于2006年啟動,2007年達標,2008年開始全區7個鎮全面推進。

通過“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公共事業全面進步,精神生活比較充實,農民受教育程度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農民老有所養、貧有所補、病有所醫的問題得到解決,建成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主要任務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任務是實現“五進農村”,即龍頭企業進農村、連鎖超市進農村、基礎設施進農村、先進文化進農村、社會保障進農村。

龍頭企業進農村。開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使農業生產、銷售和流通等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聯結為一個完善的產業系統,有效地提高農業的規?;?、集約化和社會化程度,促進農業的提質增效,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的重要內容。圍繞我區糧食、向日葵、瓜菜、番茄、肉類、乳類六大主導產業,發揮城市資金、技術、人才、信息、市場優勢,培育和發展產業化龍頭,引導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向兩頭延伸,完善產業鏈條,帶動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對接。通過推進農業產業化,使農業增加值和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例實現1:1,傳統農業格局得到根本改變,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

連鎖超市進農村。農村商業網點的完善有利于工農的有效對接和城鄉的有機融合,有利于農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有利于農村消費的啟動和農村市場的繁榮。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我區要建設占地面積5000畝的綠色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物流園區;組建區級生產資料配送中心7個,日用消費品配送中心1個,鎮級生產資料配送中心60個,日用品消費配送中心28個,發展生產資料村級連鎖經營店1126個,建成農村日用消費品經營“農家店”1178個。

基礎設施進農村。村鎮規劃覆蓋率達到100%,建成中心集鎮4個、建制鎮3個、中心村40個,初步形成以中心集鎮、建制鎮、中心村為網絡的新型村鎮體系。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條件,完成中低產田改造23萬畝,完成以渠道襯砌為主的節水灌溉面積84萬畝。實施農村人畜飲水工程,解決農村24.2萬人的飲水問題。每年新造林3.5萬畝,更新造林5000畝,2010年全區有林面積達到64萬畝;加快村容村貌治理,改變落后的人居環境,把發展農村牧區循環經濟與改善居住環境結合起來,加快“四位一體”(住房、沼氣池、棚圈、廁所)“生態家園”建設力度,村莊綠化率達到35%,農村改廁達標率達到40%,展現出社會主義新農村新風貌。建設統一排水系統,農村居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60%,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開通數字通訊和互聯網業務,普及廣播電視。規劃建設村鎮道路,主次干道要全部硬化,新修通鎮油路5條,總里程198公里,通鎮油路9條,總里程103公里,實現村村通油路。每千人配置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面積、教育場所各500平方米,配置文化娛樂中心,村鎮體育活動場所各300平方米。防火防震設施配備齊全,配套環衛設施,達到街道有人掃,垃圾有人清,提高環境衛生質量,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0%以上。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2010年農機總動力、拖拉機、機引農機具分別達到60萬千瓦、3萬臺、7萬臺,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3%。

先進文化進農村。全區每年建立35個農牧業綜合示范區,引進各類新品種100個左右,全區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農村村組科技培訓覆蓋率達到100%,農業先進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到90%以上。加快發展農村文化教育事業,重點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發展遠程教育。形成區辦中學,區鎮辦小學,區鎮村辦幼兒教育的新格局,加快普及農村幼兒教育,幼兒入園率達到90%以上。加強農村教育、農民培訓和文化道德建設,培養農民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移風易俗,提倡科學、文明、健康、法制的生活觀,創建國家級文明鎮1個,自治區五星級文明鎮3個,文明村5個。

社會保障進農村。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要從實際出發,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符合農民要求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并逐步向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過渡。合理確定最低生活標準,采取家庭、土地保障與社會保障相結合的辦法,構建新型的農村養老保障模式,逐步提高農民的社會保障水平。認真落實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貧工程。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農村達到“一鎮一院”、“一村一室”,即每個鎮1所衛生院,每個行政村1所衛生室,每鎮衛生院設置防保站1所,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下,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出生缺陷率逐年降低,出生人口素質明顯提高,建立農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使95%以上的農戶參加新型合作醫療保險。

三、 保障措施

(一)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

加強農業基礎建設,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抓好以渠、溝、路、林、田為核心的農田五配套建設,大力開展秸桿還田、麥后復種、深松深翻、退耕還林、還草、節水保墑、平地縮塊等各項工作。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加快優質、高產、高效農牧業新品種的選育、引進和推廣步伐,選育出適合我區農牧業增產增效的新品種,并進一步研究與之配套的綜合栽培改良技術。以實施陽光培訓工程、綠證培訓、中等學歷教育等教育培訓方式,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技術教育培訓體系,全面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加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實現農業信息體系建設的新突破,實現鎮鎮開通互聯網,農業部、自治區農牧業廳、市、區、鎮農牧業信息一站通。到“十一五”末,全區主要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到90%以上。

(二)推進農村改革的深化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穩定并完善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根據自愿有償的原則,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使土地通過農戶間合理流動相對集中在農業企業或經營大戶手中,基本實現農村土地經營規?;?、集約化。做好土地利用長遠規劃和集中連片整理工作,合理調整農業、工業、公共事業三者用地格局,確保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人口的轉移。

(三)培育新型合作經濟組織

大力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按照“先運行、多扶持、后規范”和“民辦、民督、民營、民受益”的原則,培育、壯大農村新經濟組織,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建立起覆蓋農業產業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群體,做到鎮村主導產業有協會或專業合作社,合作經濟組織覆蓋農戶達到90%以上,要圍繞“新品種、新產業、新技術”的要求建立健全農資供應、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和農產品加工流通服務體系,培育專業化的經濟服務組織。

(四)強化政府的服務職能

宣傳農業政策、農業科技及相關法律,引導農民相信科學,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開展科學技術普及活動,聘請科技專家深入到農民中間進行技術講課、現場技術指導或咨詢。當好農村發展協調員,尤其是處理好計劃生育、宅基地、土地等方面的群眾糾紛,積極化解矛盾,疏通各方利益。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深化用水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探索和發展農業保險,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對被征地農民的合理補償機制。

(五)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增加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加強農業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和加大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特別是教育和醫療衛生服務。通過多種形式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不僅要把國家有關扶持政策向種糧農戶和貧困人口傾斜,還要建立惠及農民的公共服務機制。推動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延伸,讓農民享受城市文明的成果。要統籌城鄉建設規劃,大力發展以城區為中心的小城鎮建設,引導和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鎮企業向工業小區集中,90%以上的鎮企業和30%以上的農村人口向工業園區集中。

(六)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加強農村勞動力市場建設,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和非農產業有序轉移,降低農民進城就業的門檻,要依法保障進城務工人員的權益,建立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進行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加快農民就業觀念轉變,提高進城農民的就業能力;建立和完善勞務輸出信息服務,建立區、鎮、村三級信息服務體系,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多方位服務;放寬農民進城就業的各項政策,實行城鄉一個戶口,為農民進城務工、子女入學、勞動監察等提供保障。消除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制度障礙,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

(七)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大力推行農村基層黨組織“三結合致富鏈”模式,90%以上的有能力的農村黨員與當地的致富能手和農民結成“三結合”致富鏈;每個鎮黨委培育4個以上服務本鎮的緊密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每個村黨支部培育2個服務本村的緊密型專業經濟合作組織;98%以上的鎮黨委要達到“六個好”標準、村黨支部要達到“五個好”標準;村委會班子成員平均控制在4人以內,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數達到80%以上,50歲以下的人數達到90%以上。

(八)搞好村鎮規劃建設,改善村容村貌

要切實加強鎮村規劃,使鎮村的建設和管理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根據生產力合理布局的原則,完成村鎮資源的整合,要把農村社區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納入城鄉經濟社會體系,形成中心集鎮、建制鎮、中心村為網絡的新型村鎮體系。規劃布局要合理。制定符合村鎮實際的農村住宅示范形式,統一規劃住宅用地和配套設施,按照人均用地300平方米,其中綠化用地不少于35%,道路用地不少于15%,公用服務用地不少于5%,居住用地不大于35%的指標,嚴格控制村鎮建設用地規模與范圍。完善配套農村基礎設施體系。建立村鎮規劃建設的長效機制。區財政每年拿出村鎮規劃的專項資金,制定和完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目標責任體系,納入各級領導任期考核內容,層層建立責任制,各單位要積極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通過自籌、向上爭取和村民集資共建的渠道,加快村鎮建設步伐。

 

社會事業發展規劃

 

“十五”時期,臨河區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5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30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48元,分別較2000年增長61%83%,城鄉居民儲蓄余額達到60億元,比2000年增長97%。城鎮居民消費結構明顯改善,恩格爾系數由2000年的37%降到2005年的33%, 通訊、電腦、汽車等消費品進入百姓家庭,消費預期不斷提升。初步建立了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障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條保障線制度,教育、科技、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長足發展,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已超過60%。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社會秩序安定,民主、法制及精神文明建設顯著加強。但目前臨河區城鄉居民收入偏低,且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拉大,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滯后,人民生活距小康標準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事業,特別是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滯后,科技進步不能滿足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需求,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為中心,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發展的思路,推進和實現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推進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公共服務社會化、社會發展水平現代化,為建設經濟更加發展、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社會主義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保障。

(二)主要目標

1、到2010年,小康實現程度達到80%,人均GDP達到36000萬元,城鎮化率達到70%,工業化率達到59%,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2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長13%,到2010年達到15000元以上;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4%,2010年達到9000元以上,城鎮恩格爾系數降為28%。

2、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得到較快發展,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8‰內;科技貢獻率達到65%,教育經費占當年GDP比重達到3%,建立較完善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達到80%。形成完整的就業機制,城鄉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非農產業就業率達到75%。

3、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治理,每年新造林3.5萬畝,更新造林5000畝,到2010,森林覆蓋率達到18.3%;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三廢”達標排放率達到90%,綜合利用率達到40%。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5%左右。

二、主要任務

(一)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質量

1、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推進國家公職人員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企業工資制度,促進充分就業,增加城鎮居民收入;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妥善處理各方面利益關系,加快發展農村經濟,抓好促進農民增收各項政策的落實,加快農牧業產業化進程,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牧民收入水平,縮小城鄉差距。倡導積極健康的消費觀念,拓寬消費領域,擴大消費規模,改善消費環境,培育住房、教育、旅游、信息、家政服務、文化娛樂等領域的消費,促進消費結構多樣化,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改善住房條件,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增加到25平方米,農村住房磚混結構比例增加35%;健全醫療保健體系,2010年的人口預期平均壽命達到72歲以上,孕產婦死亡率繼續控制在40/10萬以內,嬰兒死亡率繼續控制在10‰以內;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繼續控制在15‰。

2、努力增加就業機會,擴大就業。保持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千方百計增加就業機會,擴大就業規模。調整就業結構,注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使之成為經濟增長和吸納勞動力的重要力量;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把服務業作為擴大就業的主攻方向,開辟更多的就業門路。認真落實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體系。加強勞動技能培訓,轉變擇業觀念,提高勞動者自主創業能力;結合“農民素質培訓工程”,重點開展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特別是加強對農村婦女勞動技能的培訓。完善就業和創業服務體系,改善創業和就業環境。在增加就業的同時,做好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等工作,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等各項勞動保障制度,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2010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城鎮新增就業1.4萬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達到6萬人,其中全區婦女從業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比例達到40%以上。

3、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在繼續抓好“兩個確?!钡幕A上,按照個人和社會救濟相結合,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原則,依法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快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盡快形成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制度以及工傷和生育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和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體系,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推進工傷和生育保險。積極推進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搞好民政和扶貧工作,充分關注農民和城鎮低收入者,做好特困戶生活救濟和災民救助工作。認真執行社會公益、社會救濟、社會互助和優撫安置政策,大力發展以助殘、扶孤為重點的社會福利事業,切實維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加強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和管理,建立社會保障、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和社會互助、個人儲蓄政策相結合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2010年,各類養老保險人數達6萬人,醫療保險達5萬人,失業保險2萬人,工傷保險達到2.5萬人,生育保險達到2萬人,低保人數21500人。

(二)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素質

基礎教育重點抓好“兩基”的鞏固和提高,高標準實施九年義務教育,高質量普及高中教育。整合教育資源,積極、穩妥推進中小學布局的合理調整,形成區辦中學、區鎮兩級辦小學、區鎮村辦幼兒教育的新格局,加大集中辦學力度,提高教育的現代化水平;強化義務教育的政府主體責任,依法保障教育經費投入,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改善辦學條件,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立以國辦園為龍頭、校辦園和民辦園為主體、村辦園為基礎的幼兒教育格局,普及城鄉幼兒教育。2010年全區“普九”覆蓋率達到100%,小學由7周歲入學過渡到6周歲入學,初中畢業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比例達到95%以上。

積極發展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能教育和成人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兼顧升學,加快中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開展技能型勞動者的培養和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建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與勞動就業緊密結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到2010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達到1013年。實行學校教育和繼續教育相結合,開放學校教育資源,支持人們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參與終身學習,在全社會形成重學習、愛學習的良好氛圍,建設學習型機關、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社區,學習型村組,構建學習型社會。

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改革辦學體制,改進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方式,改革評價體系,加快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形成以政府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辦學體制;改善辦學手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遠程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到2010年,全區各類學校全部建成“四個一流”,即:育人環境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師資隊伍一流、教育質量一流的現代化花園式學校,2所國辦普通高中建成自治區、國家級示范性高中,臨河一職建成為國家級名牌重點職業學校,在校生規模達到1萬人。

(三)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首先要以科研開發和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為重點,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核心,強化科技服務,建立和完善企業為主體,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為依托的科技創新體系。其次是加強科技隊伍建設,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科技培訓和科普工作,重點加強對企業工人的技能培訓,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較高技術造詣的科技骨干。第三是增強科技服務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鼓勵科技人員面向生產第一線,采取技術承包、技術入股等形式取得合法收入,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十一五”期間,要在全區培植3個高新技術產業,7個高科技企業,培養10名重點產業領域的學術帶頭人,25名科技專家,500名專業技術骨干,6000名技術創新能手,到2010年,全區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增長10個百分點以上,達到65%。

農業科技要圍繞提高農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這一中心,在良種選育、種養技術、生態治理,建立和完善培訓、引進、推廣、示范、普及為一體的農業科技體系,加快農業科技產業化。大力實施“種子工程”,加快發展優質、專用品種,優化農畜產品品質結構。在農作物種子方面,重點做好專用小麥、青貯玉米、優質牧草、雜交向日葵、加工型蔬菜的新品種選育工作,并進一步研究相配套的綜合栽培技術;畜牧業方面,運用畜禽生物技術轉基因工程、胚胎移植等新技術,加強奶牛、肉羊的新品種推廣、選育及其繁育體系建設,力爭2010年全區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和牲畜良種、改良種覆蓋率均達到95%以上。加速節水灌溉、設施農業、測土配方施肥、無公害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快速育肥、胚胎移植、牧草種植、秸稈加工調制,農畜產品加工儲藏保鮮等先進、實用、高效、安全的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應用,改造和提升傳統農業,“十一五”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要達到70%以上。

(四)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發展文化事業,要深化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改善公共文化設施條件,提高精神產品的供給水平和質量。一是加強“兩館”建設。圖書館5年內建成老年閱覽室和少兒閱覽室,實現藏書15萬冊,流通書刊12萬冊。文化館要發揮主陣地作用,加強優秀作品創作生產,爭取每年有35個新劇目或文藝作品在自治區或全國獲獎,新創作10部以上質量較高的“五個一工程”作品。二是建成規范檔案館庫,新建館庫面積1000平方米,館藏量達到8萬冊(卷);檔案查閱存貯實現現代化,配備查閱電腦2臺,調閱電子檔案觸摸電腦1臺,建設大型陳列展覽室,建成多功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三是加強社區文體設施建設。辦事處文體站面積要達到300平方米以上,轄區單位綜合活動室面積要達到80平方米以上,健全“兩室兩隊”,即:健全閱覽室、綜合活動室、秧歌隊、文藝隊,每個辦事處要有兩處以上群眾體育活動場所,轄區內每年至少搞一次大型文體活動,5次以上小型文體活動。

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加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群眾性健身活動條件。做好學校體育、競技體育、老年體育活動,全區每年1次大型中小學生運動會,各學校每年至少1次運動會,學校體育達標率達到85%以上,學校體育場地要滿足學生體育活動的需要。以區業余體校和中小學校為主,建立多層次訓練網絡,五年內訓練點達到20個,訓練項目達到10個以上;保證老年人活動場地,每年舉辦1次老年人體育比賽。

大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每年舉辦一次“蜜瓜節”,每兩年舉辦1次大型農牧民運動會和1次農民文藝匯演,每年舉辦1次廣場文藝匯演,組織開展各類大型文體活動和文體三下鄉活動,推動群眾性文體活動的深入開展。加快農村文體事業發展,7個鎮文體站都要全面提高檔次和水平,站舍面積要達到250平方米以上,“兩室、三隊、兩場、一?!?,即圖書閱覽室、綜合活動室、文藝隊、秧歌隊、電影隊、體育活動場、演出劇場、農民業余學校的功能逐步增強。培育發展農村文化市場,形成以集鎮為中心,多層次、多門類、上規模的農村文化市場體系,每個鎮每年至少開展5次以上大型文體活動,五年內都要建成文體活動中心,配有籃球場和大型綜合活動室,并配備8種以上器材。

(五)完善醫療衛生、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全民健康

優化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城區擁有民營??漆t院10所以上;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家,每個中心下設社區衛生服務站13家,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達到85%,形成社區衛生機構、??漆t院、綜合醫院合理分工的醫療衛生服務框架。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1--2名,每千人口擁有衛技人員4.8名,每千人口擁有床位3.2張。

以農村衛生工作為重點,建立完善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制,全面推行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2008年,農民以戶為單位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95%以上。農村達到“一鎮一院、一村一室”,即每鎮一所衛生院,每個行政村一所衛生室,每鎮衛生院設置防保站一所;建立健全統籌城鄉的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衛生執法監督和公共衛生信息體系。加強醫療、防疫、婦幼、科研、基層衛生組織的基礎設施建設,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努力降低各種傳染病的發病率,鞏固計劃免疫成果,進一步降低孕產婦和嬰兒的死亡率,使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9%,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100%以上。

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控制出生人口數量,提高出生人口質量。大力提倡和宣傳優生優育,以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為突破點,加快建立少生快富的利益導向機制。切實搞好人口問題的綜合治理,以控制人口性別比升高和人口老齡化為重點,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決策方式,初步建立人口管理與科學決策信息系統。完善以區站為龍頭、鄉站為主體、村(社區)服務室為基礎、流動服務車為紐帶、醫療保健單位積極配合的計生服務網絡體系,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水平。深入開展“關愛女孩行動”,營造男女平等的良好社會風氣,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六)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

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林業生態建設要“優先保護、積極治理、合理開發、集約利用”,繼續實施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建設重點工程。退耕還林工程以以糧代賑、種樹種草、恢復植被為主要建設內容,五年內完成還林還草5萬畝,荒地造林種草5萬畝;“三北”防護林工程,以營造農田、公路、城區防護林為主要內容,造林5萬畝,并使現有的未綠化宜林的5000多條渠道共計2000多公里全部綠化;采取天然萌生和人工栽植相結合的辦法,保護天然林。因地制宜地發展防護林、母樹林、用材林、經濟林,嚴禁墾荒毀林、杜絕亂砍濫伐,提高森林覆被率。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深化水利管理體制的改革,統籌管理農業、工業、居民和生態各領域用水,形成水資源一體化管理體制;認真做好城市及工業的污水處理和回收利用,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率;繼續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行節水灌溉,創建農業節水機制;加強防洪工程建設,實施黃河堤防防沖、防滲工程43公里;做好污水治理工作,改善人畜飲水條件,實施農村人畜飲水工程,解決農村24.2萬人的飲水問題;深化水權轉換改革,為工業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增強城鄉居民節水意識,轉變用水方式,建設節水型社會。加強國土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充分發揮我區土地資源優勢,優化配置土地資源,切實保護耕地,建立節約用地和集約用地的新機制,提高土地利用率。

推進環境綜合治理,一是控制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推廣液化氣、天然氣、電熱,發展潔凈能源技術,大力推行集中供熱,實施污染集中防治;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重點抓好能源、資源開發、建材、化工等行業的技術進步;開展機動車尾氣治理,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在城區新建23個大氣環境質量自動監測預報系統。二是控制水污染物COD、氨氮排放總量。加強城區污水處理廠的管理,提高污水處理率和達標率,逐步實現污水資源化;實行排污許可證和總量控制制度,加大監測力度,加快污染源治理,全區日排廢水在100噸以上的企業治理達標率達到90%;在飲用水源地保護范圍內嚴格控制工業廢水、有毒有害物質、固體廢棄物對地下水的污染;結合工業企業管理、技術改造,在造紙、釀造、能源、化工等重點行業推行清潔生產技術,逐步實現污染物的循環利用。三是控制固體廢物污染。工業企業努力改進工藝,采用先進技術、設備,合理選擇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資源,減少工業固體物產生量;采取優惠政策,鼓勵工業企業加大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積極支持符合國家資源綜合利用政策項目的實施。四是開展農村畜禽養殖和面源污染防治,加強有機食品產地標準認證和基地環境管理。五是加快環保產業的發展,建立污水、垃圾處理市場化機制,推進產業化運營。

(七)加強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全和諧的政治局面,大力推進政務、廠務、村務公開,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進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僑務工作。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群眾依法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完善村民自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充分發揮城鄉基層自治組織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的作用,發揮社團、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組織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作用。按照《兩綱》要求,切實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其作用。注重社區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使社區在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關系上發揮橋梁作用,在維護社會穩定、為群眾創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上發揮促進作用。

堅持依法治區,加強法制建設,加強司法監督,促進司法公正,維護司法權威,規范司法行為;開展“五五”普法,加強法制管理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認真組織開展創建平安和諧臨河活動,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大力推進社會安全防控體系建設,著力構建社會治安長效機制。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形式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依法打擊經濟犯罪,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健全打防控一體化的防范體系,加大對黃、賭、毒及盜竊、搶劫的打擊力度,凈化社會環境。加強食品、藥品市場監督、管理體系建設,特別是加強對城郊結合部和農村食品、藥品的監管,保護群眾的消費安全。努力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加大民爆用品、?;飞a企業生產經營及消防安全的監督檢查力度,堅決消除各類安全隱患。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類防災救災體系建設,制定并落實好防洪防震防疫病等應急預案,有效防止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面落實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戰略任務。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在全社會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大力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道德素質和全社會的文明程度。


 
           
主辦:臨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臨河區政務服務局
蒙ICP備13003680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8020002    蒙公網安備:15080202000021號
網站地圖    網站支持IPv6
電話:0478-8526765
<sup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sup><rt id="oq0i2"><optgroup id="oq0i2"></optgroup></rt>
<acronym id="oq0i2"></acronym><acronym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acronym>
<acronym id="oq0i2"></acronym>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