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sup><rt id="oq0i2"><optgroup id="oq0i2"></optgroup></rt>
<acronym id="oq0i2"></acronym><acronym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acronym>
<acronym id="oq0i2"></acronym>
  
中文版  |  蒙文版
當前位置:首頁>專題專欄>科普園地
日期:2021-07-13 09:22  來源:中國科學報   錄入:web  
    
“后羿射日”所述極端高溫氣候獲解
 

  日前,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黃小忠團隊依據現代盤星藻物種組成分布與氣候的關系,發展了盤星藻種類變化指示古溫度的潛力。根據對我國最大內陸淡水湖新疆博斯騰湖盤星藻沉積記錄的解譯,他們發現的全新世中晚期氣候異常溫暖事件的時限和變化特征,為探究氣候變化及其與文明演進的關系提供了重要的證據。研究成果以《盤星藻記錄的全新世中—晚期溫度變化及其對西北荒漠—綠洲區早期文明演化的影響》為題,在第四紀科學期刊《第四紀科學評論》在線發表。

  溫度對地理環境具有重要影響,而全新世溫度變化研究結果撲朔迷離,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利用2004年和2019年博斯騰湖沉積巖芯BST04H/BST19B盤星藻組合變化,結合同一鉆孔自生碳酸鹽團簇同位素Δ47重建的絕對溫度變化,課題組首次根據盤星藻嗜熱種P. simplex等重建了區域中晚全新世溫度波動,發現在~4.7—4.3 ka氣候異常溫暖,P. simplex在4.2—4.1 ka和3.6—3.5 ka期間的減少或消失則表明氣候變冷,該重建結果得到同一鉆孔自生碳酸鹽團簇同位素Δ47重建的溫度變化以及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其他古氣候記錄的支持。

  課題組結合新疆地區考古資料發現,溫暖氣候促進了史前人類在相對寒冷的阿爾泰山及周邊地區活動;極端變冷事件可能觸發了阿爾泰山地區史前人群向南遷徙,才使得南北疆盆地綠洲出現早期文明。

  同時課題組發現,我國北方季風邊緣區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一系列文化更替可能與中晚全新世的溫度變化有關,如溫暖氣候為我國新石器文化鼎盛以及宗日文化在青藏高原出現提供了氣候條件,而冷氣候事件則迫使人群南向遷徙、促進了技術交流更新、生業模式發生轉換,從而開啟了我國的青銅時代。

  本研究發現的異常溫暖氣候恰好發生在我國早期國家夏代、商代之前,古代傳說中“后羿射日”所記述極端高溫氣候可能根源于此。

 
           
主辦:臨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臨河區政務服務局
蒙ICP備13003680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8020002    蒙公網安備:15080202000021號
網站地圖    網站支持IPv6
電話:0478-8526765
<sup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sup><rt id="oq0i2"><optgroup id="oq0i2"></optgroup></rt>
<acronym id="oq0i2"></acronym><acronym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acronym>
<acronym id="oq0i2"></acronym>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