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sup><rt id="oq0i2"><optgroup id="oq0i2"></optgroup></rt>
<acronym id="oq0i2"></acronym><acronym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acronym>
<acronym id="oq0i2"></acronym>
  
中文版  |  蒙文版
當前位置:首頁>專題專欄>社科聯專欄
日期:2021-02-22  11:0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錄入:web
    
“小康中國”的歷史方位與歷史意義
 

中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中國自近代以來歷史性實踐的必然產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這個里程碑可以用“小康中國”來命名。它既意味著某種到達,即特定歷史性任務的完成與實現;又意味著某種開啟,即向著一個新目標的籌劃與出發。

  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標志著“小康中國”的實際到來,而這一到來乃是真正歷史性的。如果說小康社會的建設是中國自近代以來歷史性實踐的產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一部分,那么,在這一過程中,居于本質性和必然性地位的規定就是:現代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由上述兩個規定而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首先是現代化這一規定,它本質重要地出現在中國自近代以來的歷史性實踐中,并且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持久基礎。對于中華民族來說,現代化同樣構成其歷史性的命運。雖說中國自身的歷史十分悠久,文化獨特且人口眾多,但它同樣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現代性之中,以至于現代化不能不成為中國近代以來歷史進程之本質的和必然的規定?,F代化之所以成為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的本質規定,不僅是因為它構成這一歷史進程中可以明顯識別的主旋律,而且尤其是因為任何一個民族在現代世界中的生存,必然要以現代化的某種實行作為基本前提。

  然而,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歷史進程構成本質規定的,不僅有“現代化”,而且還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雖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規定較為晚出,但它同樣是關乎本質的規定,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規定。以五四新文化運動為起點,中國近百年來的歷史性實踐在展開其現代化進程的同時,揭示出這一進程與馬克思主義開始建立起本質的關聯。這種本質關聯的核心在于: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必須經由一場徹底的社會革命來為之奠基,而這場社會革命歷史地采取了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定向。

  對于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近百年的歷史性實踐來說,它的本質的、必然的規定是現代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兩個規定不僅出現在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中,而且在總體上支配著由這一社會革命奠基的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進程。以至于我們可以說,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百年來“中國道路”的最關本質的規定,是任何一種對中國道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言說都不可能丟棄或越過的規定。進而言之,這兩個規定同樣也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領域,這個基礎領域是指現代化任務的繼續執行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持續開展。

  改革開放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積極開啟,而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正是在這一道路的開啟中被提出來的。這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階段性目標具有一個中國特色的名稱——“小康”。改革開放之初提出的目標是“四個現代化”(農業、工業、國防和科技的現代化),并且很快就被進一步明確為“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很顯然,小康狀態是一個階段性的目標,這個目標是以中國特點和現有前提為出發點的,是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定位相適應的,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首先依循這個目標來為自己開辟道路的。

  如果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20世紀的最后20年中,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從溫飽到總體小康的積極跨越,那么,21世紀的頭20年,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就是從較低水平的、尚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決定性地抵達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就像2020年被標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刻一樣,這一社會的全面建成將意味著“小康中國”的歷史性實現。正是通過其整個展開與實現過程,我們得以真正歷史地理解并把握小康中國的本質來歷: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直接產物,并且因此也是中國現代化事業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組成部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而在這一進程中構成基本實踐的正是小康目標的提出、展開、深化和全面實現。正像2020年將以“小康中國”作為里程碑而載入史冊一樣,這個里程碑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部歷史性成就來鑄造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某種完成,意味著小康中國的歷史性到達。黨的十九大報告就當今時代給出了一個根本的歷史性判據:“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庇纱丝梢孕纬蓛蓚€基本判斷。第一,伴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第二,已然建成的小康中國,正處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上。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地將新的歷史方位揭示為一個三重的意義領域,它是由對于中華民族的意義,對于世界社會主義的意義,以及對于人類整體進步的意義來構成的。新的歷史方位首先是通過對于中華民族來說的歷史性意義而得到描述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性敘事可以追溯到1840年以來我們民族的整個歷史境遇和歷史事變,包括它的艱難困苦和頑強奮斗,并最終匯聚于通過全部現代化努力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行程。這一行程通過其各階段的發展,特別是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持續推進,通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實踐,使其當代意義進入新的歷史方位之中,并成為這一歷史方位的基本主線之一。

  然而,新的歷史方位不只是由這一意義線索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還“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边@是一個關于世界社會主義的歷史性敘事,尤其是一個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世界社會主義特定聯系的歷史性敘事。新的歷史方位還有第三條意義線索,它是和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本質相關的。這一線索的歷史性呈現,是由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各個方面(特別是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不斷發展,拓展了實現現代化的途徑,提供了不同國家和民族謀求發展的全新選擇,從而“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边@是一個關于世界歷史,關于人類整體發展的歷史性敘事。

  綜合起來說,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是通過上述三條意義主線來構成的。只有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到特定的轉折點上,它才能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性飛躍,才能對世界社會主義作出意義深遠的建設性貢獻,才能對世界歷史的總體進步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個特定的轉折點就是新的歷史方位。我們今天就處在這樣的歷史方位上。如果說,這樣的歷史方位是經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進程而形成的,是通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實踐而抵達的,那么,就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當今意義要通過這個歷史方位來得到深入理解一樣,那已經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即小康中國——的當今意義,同樣要通過這個歷史方位來得到完整地把握。

  小康中國處在新的歷史方位上。這個歷史方位不僅表明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對于中華民族的復興事業具有深遠的意義,而且開始顯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對于世界社會主義、對于人類文明的整體進步所具有的意義。雖說后一種意義還只是初露端倪,但就其性質而言卻是至關重要的。它意味著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所開辟的現代化道路,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它的進程中抵達了一個轉折點;在這個轉折點上,中國道路的歷史性成就開始具有“世界歷史意義”。我們大體上是在黑格爾所規定的含義上來使用“世界歷史意義”這個術語的。它表示:特定的民族在特定的歷史階段上承擔起世界歷史任務;由于這種任務在世界歷史中具有更高的普遍性,因而便展現出它的世界歷史意義。

  中國道路之所以能夠在特定的階段上展現出這樣一種意義,最關本質地,是由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完成現代化任務的同時,正在開啟一種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固然是在較高的階段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小康中國處于新的歷史方位上——才積極地顯現出來,但它作為本質的東西卻植根于中國的現代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進程中。

  如果說,小康中國就處在這樣的歷史方位上,那么,從小康中國出發的歷史性籌劃,就必定在一個方面表現為現代化的繼續推進,在另一個方面則越來越多地指向一種新的文明類型。這兩方面是同一個進程: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不是出現在現代化夭折或其意義被抹殺的地方,恰恰相反,它是在現代文明的成果能夠被積極地占有、并且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才會真正出現的。小康中國所面臨的具體目標是,經過30年左右的努力,在21世紀中葉建成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它是高度現代化的,它又是以社會主義為基本取向的,而這兩者的統一就意味著一種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因此,從歷史性的根據來說,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之所以能在特定的階段上開啟這種可能性,是因為這一現代化事業歷史地采取了社會主義的定向,是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本身就表明這一現代化任務的實現是由新時代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來為其制定方向的,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來為其開辟道路的。從根本上來說,小康中國的歷史性前景是由這樣的基本前提所預設的。

  如果說,從小康中國通達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道路,本質地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且表現為這一道路的更高階程,那么,小康中國向著未來出發的歷史性進程,就將在更深入地完成現代化任務的同時,更多地展現出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并且更經常地將這種可能性轉變為現實性。對于已經完成的歷史性任務來說,通達未來的可能性不僅是更高的目標,而且是對當今的籌劃和行動能夠行使規定的東西。正如黑格爾所說,歷史性的本質趨勢比既成的事實具有更高的現實性。因此,把握這種歷史性的趨勢,把握在這種趨勢中已然呈現的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對于理解從小康中國的重新出發來說,具有非常根本的意義。事實上,正是這種作為歷史性趨勢的現實的可能性,應當成為統攝理解的總體。因為只有通過這樣的總體,才能理解變化著的和生成著的各個部分;也才能對小康中國未來前景中的兩個關鍵因素——現代化和傳統文化——做出決定性的意義估量,并使之卓有成效地綜合進我們的歷史性籌劃中。

  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必定是全面建立在現代化基礎之上的,是在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特定階段上得到開啟的,并且是以占有現代文明的成果為根本前提的。也正是在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被積極地開啟出來的地方,中國文化傳統的歷史性重建才獲得更為廣闊的意義空間。中華民族的復興在大規模地占有現代文明成果的同時,還必須能夠在特定的轉折點上最關本質地重建它自己的偉大傳統;沒有這樣的創造性重建,是談不上真正的民族復興的。事實上,中國自近代以來的整個歷史進程都貫穿著文化結合的艱苦鍛煉,而這種鍛煉只有在特定的轉折點上才能贏得它的“自我主張”,即文化上堅定的自主性和自立性。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到特定階段,當小康中國站到新的歷史方位時,文化上自我主張的轉折點便開始同我們真正照面。在這樣的轉折點上,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不僅把占有現代文明的成果理解為自身的基礎,而且將中國文化傳統的重建自覺地把握為本己的任務。這個任務意味著:經歷文化結合的鍛煉,中國的文化傳統將在繼續現代化的進程中得到復活與重建,從而迎來這一文化傳統的再度青春化。

  小康中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階段性成果,更加廣泛地說來,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前進步伐;這個成果或步伐的決定性意義,不僅在于它無可置疑地構成未來事業得以出發的強大基石,而且在于它實際地引達并且明確地站上了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歷史方位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在對中華民族具有深遠意義的同時,開始對世界社會主義、對人類整體的發展顯示出積極意義。因此,在這里得以展現的乃是一種“世界歷史意義”。而這種意義的取得,是由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進程在推進現代化任務的同時,正開啟出一種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小康中國向著未來的籌劃和出發,既然本質地屬于這一歷史性進程,那么它就將使現代化任務的繼續執行更為切近地關聯于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并依循這種關聯而使可能性不斷地轉變為現實性。世界歷史意義的呈現,意味著能夠真正承擔起世界歷史任務。這樣的使命,不是可以偶然獲取也不是可以任意規避的,它是由世界歷史的現實進程所指派的;這樣的任務,也絕不可能通過虛夸或自負來輕易完成,毋寧說,它是一個須由巨大努力才能擔起的重任,是一個須經無數崎嶇和艱難才能通過的考驗。小康中國的再出發,就面臨著這樣的重任和考驗,并且唯有通過這樣的重任和考驗,才開展出它的偉大前景和成功未來。

 ?。ㄗ髡邌挝唬簭偷┐髮W哲學學院?!吨袊鐣茖W》2020年第12期,中國社會科學網 韓卓吾/摘)


 
           
主辦: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政務服務局
蒙ICP備13003680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8020002    蒙公網安備:15080202000021號
網站地圖    網站支持IPv6
電話:0478-8526765
<sup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sup><rt id="oq0i2"><optgroup id="oq0i2"></optgroup></rt>
<acronym id="oq0i2"></acronym><acronym id="oq0i2"><small id="oq0i2"></small></acronym>
<acronym id="oq0i2"></acronym>
{关键词}